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主动脉瓣狭窄(AS)是一种复杂的疾病,由心脏瓣膜瓣上的钙积聚导致主动脉瓣狭窄或硬化。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中国主动脉瓣狭窄患病数于2020年达到440万人。患者总数预计将于2025年达到490万名,2020年至2025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2%。
2023/02/08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ldax这家聚合物瓣膜领域的先驱,即首款聚合物主动脉瓣之后,又推出全球首款聚合物二尖瓣---Tria。
2020/12/1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Anteris宣布其产品DurAVR的FIM第一组(5名患者)临床数据,数据显示出优异效果。
2022/06/24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TAVR产品出现给主动脉瓣膜疾病患者带来希望。尽管TAVR与SAVR相比具有明显优势,但是TAVR产品并非可以适用于所有主动脉瓣膜疾病患。目前已上市的TAVR产品主要是生物瓣,无论是牛心包还猪心包都存在天生性能缺陷。其中生物瓣寿命短时最大问题,一般情况下生物瓣在术后7-10年,开始出现一定坏损,不过功能尚可维持;到术后15-20年就需要再次替换瓣膜。
2022/04/04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TAVR手术已经成为治疗主动脉瓣膜狭窄病变主要手段之一,无论在欧美还是中国手术量都在不断放大。尽管TAVR手术量越来越大,但是TAVR手术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很严重问题,便是TAVR手术引发的冠状动脉闭塞(CAO)。
2022/07/29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2025年4月9日,金仕生物自主研发的国家创新医疗器械产品“Prostyle A® 经导管人工主动脉瓣膜置换系统-干法预装可回收输送系统”通过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注册申请,成功获批上市。
2025/04/1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介绍了人工心脏瓣膜的分类及瓣膜特点。
2024/11/2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外科手术是心脏瓣膜疾病的主要治疗策略。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人工瓣膜按其材料的不同主要分为生物瓣膜和机械瓣膜。本篇主要对生物瓣膜进行整理介绍。
2024/10/1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外科手术是心脏瓣膜疾病的主要治疗策略。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人工瓣膜按其材料的不同主要分为生物瓣膜和机械瓣膜1。本篇主要对机械瓣膜进行整理介绍。
2024/10/1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一、概述 胸主动脉疾病包括胸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溃疡等,常用的外科治疗方法为主动脉置换,但外科手术创伤较大。1994年,DAKE等 [1] 首次报道了应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2018/12/2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