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研发日报 | 科学家首次实现陶瓷4D打印,电动飞行

嘉峪检测网        2018-08-21 08:29

为大家整理了电子电器、机动车、石油化工、医疗器械、医药等领域的新技术和研发新动向,欢迎持续关注。

电子电器

 

 

科学家首次实现陶瓷4D打印


近日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研究显示,中国香港城市大学吕坚教授研究组首次实现了陶瓷4D打印。这种新技术有望应用于太空探索、电子产品和航空发动机制造等领域。4D打印,就是在3D打印基础上增加了时间维度。4D打印直接将设计内置到物料当中,让材料在设定的时间自动变形为所需要的形状,且可随时间变化。与3D打印相比,4D打印对材料有更高要求。此前大多采用水凝胶等聚合物作为4D打印“墨水”,但水凝胶聚合物应用范围有限。陶瓷前驱体材料应用广泛,但较难发生自变形,限制了其在4D打印中的发展。

 

宁波材料所在柔性/弹性传感材料、器件及应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柔性传感器技术是极具挑战和潜力的发展方向,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人机交互、运动健康监控等细分领域的快速发展,相关产品对传感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具有柔韧、可弯曲、可拉伸、可回复特性的弹性传感技术,以满足人体穿戴舒适性的需求。研究人员依托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科院磁性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针对上述需求,聚焦信息感知关键弹性传感器和信息传输关键弹性导体的研发。

 

软件所承担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评估规范》团体标准发布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评估规范》是人工智能领域关于深度学习算法可靠性领域的基础性标准,对推进国内深度学习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其目标是发现深度学习算法中影响算法可靠性的因素并给出提高算法可靠性的活动建议,从而缩短深度学习算法的研发周期和提高深度学习算法的可靠性,最终目的是提高基于深度学习算法开发的软件系统的质量。

 

机动车

 

大陆研发新型传感器 可自动调整车辆高度


科技公司大陆(Continental)宣布已研发一款传感器,能够使用超声波(ultrasound)测量汽车空气弹簧的高度和压力,名为超声波高度压力传感器(UHPS),可以以电子方式调整车辆高度,从而提高城市公交车的效率。由于采用了极其耐热的材料,采用该传感器技术的空气弹簧可与当前和未来的发动机配合使用。

 

电动飞行未来已来 电池却还在路上


著名航空工程师Burt Rutan设计的全电动飞机Long ESA,则是另一个里程碑。2012年,Long ESA成为最快的电动飞机之一,它能够以每小时202.6英里的时速搭载一名乘客进行飞行。Uber则预计将在2020年前对其电动垂直起降飞机进行试飞。这家共享出行巨头近期聘请了特斯拉的内部电池专家Celina Mikolajczak,与公司合作研发一款能量强大且足够轻的电池,使其混合动力飞机能够在空中飞行。

 

石油化工

 

新加坡科学家研发的天然防腐剂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期


据外媒报道,新加坡的科学家已开发出一种植物性食品防腐剂,他们声称这种防腐剂实际上比人工防腐剂更有效。这种防腐剂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William Chen教授领导的团队开发,含有被称为黄酮类的植物营养素。这些存在于几乎所有的水果和蔬菜植物中,有助于保护它们免受害虫、病原体和环境压力等威胁。虽然之前的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作为抗菌剂的前景,但它们需要通过昂贵且不可持续的异戊烯化方法进行处理。然而,William Chen团队的科学家声称已经开发出一种从一开始就能产生杀灭细菌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石墨烯结构中单个错位可被操控


斯比克团队发现了所谓的双层石墨烯错位,这是由两个碳原子层构成的物质。斯比克教授称:“当我们在石墨烯中发现错位时,我们意识到已经找到了一种研究材料变形的理想模型系统。”但仅仅发现错位是不够的,还必须找到一种利用错位的方法。为了能够拍摄到错位,研究人员采用了可在纳米尺度观测的电子显微镜。参与这项最新研究的博士研究生施瓦泽介绍说:“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试样纳米结构,而且可以直接与它们互动。例如,我们能够机械地移动纳米结构,定义热量或产生电势。”该装置的核心是一架小型机器人手臂,可以精确定位百万分之一毫米。机器人手臂配有细针,可以在试样表面移动,操纵单个错位。

 

物理所发现二元钙钛矿氧化物Mn2O3中的磁电多铁性


孙阳研究组的博士生丛君状利用自主研制的多功能磁电耦合效应测量系统,仔细研究了钙钛矿Mn2O3的介电、热释电、铁电和磁电耦合性质。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在进入低温的磁相变T2= 49 K,出现了介电异常和宏观铁电极化,并且,随着外加磁场的增加,铁电极化逐渐被抑制,表现出明显的磁电耦合效应。这一结果也与T2温度以下该体系具有非共线螺旋磁结构相吻合。为了进一步确认二元钙钛矿Mn2O3中的本征铁电性,孙阳研究组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盛志高合作,利用极化二次谐波产生(SHG)技术测量了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二次谐波信号,在磁转变温度T2以下,出现SHG信号,表明低温下具有本征铁电性。这一研究首次在二元钙钛矿氧化物中发现了自旋诱导的多铁性和磁电耦合效应,获得了二元钙钛矿Mn2O3的完整磁结构和相图,为探索基于亚稳相二元钙钛矿的新型磁电材料开辟了先河。

 

大连化物所等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金属纳米团簇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与厦门大学合作,通过低温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原子结构精确已知的Ag374纳米团簇的表面配体,获得亚分子水平超高分辨,结合DFT理论计算与模板识别算法,实现对表面配体形貌和结构以及团簇取向的识别。研究团队以原子结构精确的Ag374纳米团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低温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分别在LHe及LN2温度下获得了单个团簇亚分子高分辨率的拓扑图像。结合LN2温度下单个叔丁基苯硫酚(TBBT)分子在Au(111)表面的高分辨STM图像以及Ag374的DFT理论STM图,证明Ag374的高分辨STM图中呈现出了单个TBBT的形貌,并且可分辨出单个甲基基团。

 

物理所等预言没有费米弧的拓扑Dirac半金属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计算实验室研究员胡江平、中国科学院大学卡弗里理论科学研究所教授张富春,以及原物理所研究生吴贤新和勒聪聪合作,上发表文章预言β-CuI是一种奇特的Dirac半金属,其侧表面态是费米圈而不是费米弧。这种转变的具体物理原因是:由于该体系中特殊的原子排列和强自旋轨道耦合,使得KP微扰模型中的三次项变得非常大(这一项在传统Dirac半金属中可以被忽略)。同时,该体系体态和表面态Dirac点的能量差比较小,促使侧表面态从费米弧转变成闭合费米圈。费米弧和费米圈的区别可以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实验技术直接验证。由于费米弧和费米圈有非常不同的输运性质,研究成果对未来拓扑半金属的应用和调控会产生重要影响。

 

宁波材料所利用压力辅助共熔合金扩散技术快速制备出高矫顽力热变形钕铁硼永磁材料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稀土磁性功能材料实验室闫阿儒团队利用快速压力辅助共熔合金扩散新理念,成功制备出矫顽力优异的超细晶钕铁硼永磁材料。区别于传统扩散技术,该方法充分利用热压/热变形技术特点,实现共熔合金扩散与材料制备同步,在不明显牺牲磁能积的前提下矫顽力提升33%。更重要的是,该扩散技术将以往1-2小时的扩散时长压缩在数分钟内,节约了80%-90%的扩散时间,为后续扩散技术的研究及工业化推广提供了新的指引。

 

中国科大在制备高效电还原二氧化碳催化剂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利用不同镍含量掺杂的二硫化锡纳米片作为催化剂,实现高效电还原二氧化碳到甲酸和一氧化碳。这种镍掺杂的二硫化锡纳米片催化剂,在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中表现出高活性和高稳定性。研究人员以两层原子厚的SnS2纳米片为基础,通过调节引入镍的含量,得到了不同镍掺杂的SnS2纳米片催化剂。合适镍含量的SnS2纳米片催化剂实现了对CO2分子的高效活化,从而增强CO2电催化还原反应性能。在CO2电催化还原反应中,5%Ni掺杂的SnS2纳米片在-0.9 V vs RHE的电压下,CO2还原成有效碳产物的法拉第效率高达93%,电流密度达到-19.6 mA/cm2。机理研究进一步表明,镍掺杂会在SnS2靠近导带的位置产生缺陷态,而且其功函数也会降低,这一效应有助于实现对CO2的高效活化从而提升CO2电还原反应的性能。该项工作不仅制备了高效的镍掺杂SnS2纳米片作为二氧化碳电还原催化剂,也为合理设计电催化剂提供方法。

 

医疗器械

 

美国FDA批准首个基于脑部CT的AI辅助分诊工具


近日,医疗人工智能公司Aidoc宣布,美国FDA批准了其基于AI的工作流程优化组合产品,该解决方案可与放射科医师合作,用于标记脑部CT中的急性颅内出血(ICH)病例。这也是FDA批准的全球首个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协助放射科医生进行分诊工作的产品。

 

学家研发纸基生物电池廉价又便携 还可用于医疗诊断


近日,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新型电池——由纸制成,以细菌为燃料可以提供低成本、便携的新能源。研究人员研究了氧气如何影响他们设备的性能。氧气很容易通过纸张,可以在细菌到达电极之前吸收细菌产生的电子。这种纸电池可以一次性使用,然后扔掉,目前的保质期约为四个月。Choi正在研究条件,以提高冻干细菌的存活率和性能,从而延长其保质期。

 

中国自主研发外骨骼机器人截瘫患者穿上可自如行走


近日,电子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洪团队研发出第四代外骨骼机器人,帮助脊髓损伤的截瘫患者像正常人一样站立行走。 “第四代外骨骼机器人技术已跻身世界前列。”研发团队成员侯磊说,相对于前几代外骨骼机器人,第四代可以通过智能鞋及其他传感器,自动识别并规划步态,完成楼梯的上下,行走更快、更流畅。同时,借助人工智能算法,让外骨骼自动识别穿戴者意图,人机交互更连贯、自然。

 

MIT可穿戴黑科技 未来电子设备编织成衣服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成功将包含了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敏二极管在内的高速光电子半导体器件嵌入纤维内,织成耐水洗的柔性布料,实现用布料制成一个通信系统。这标志研究人员终于实现将半导体融入纺织物以创造智能面料的目标,同时这也填补了纺织制造业中复杂功能性面料技术的空白。研究人员预测这种纤维在未来数十年内将以指数增长的速度迅速发展。

 

生物医药

 

辉瑞牵手BioNTech开发mRNA感冒疫苗


近日,辉瑞宣布将以1.2亿首付、3.05亿里程金牵手BioNTech开发mRNA流感疫苗,如果上市辉瑞还将支付一定销售提成。RNA疫苗生产周期短、成本较低、污染比较易控,所以和传统蛋白疫苗比有一定优势。与DNA疫苗比,RNA疫苗更安全、更容易表达、生产也相对容易、递送也更简单(不需进入细胞核)。

 

辉瑞肺癌新药劳拉替尼有望近期上市


据辉瑞方面透露,今年2月份向FDA提出的一款肺癌新药--劳拉替尼(Lorlatinib)的上市申请将在近期揭晓结果。该药物是辉瑞开发的又一款靶向ALK的潜在重磅肺癌药物,早在去年4月份就获得了FDA的突破性疗法认证,在今年2月还成功获得了FDA的优先审评资格。

 

科伦药业有偿许可Harbour在国外开发、销售抗PD-L1单克隆抗体


科伦药业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于2018 年8月18日与Harbour BioMed Therapeutics Limited(简称“Harbour公司”)签署许可协议,科伦博泰将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PD-L1单克隆抗体项目有偿独家许可给Harbour公司进行除中国(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以外范围的开发和销售。公告显示,协议的签署有助于加快抗PD-L1单克隆抗体项目在全球的开发速度,上市后将为全球肿瘤患者提供更好治疗手段。

 

海正药业:重组抗PD-L1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获临试批件


今天(8月20日),海正药业发布公告称,于近日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重组抗PD-L1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据悉,重组抗PD-L1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为PD-L1靶向的创新单抗药物。可结合PD-L1并阻断PD-L1与PD-1和CD80(B7.1)的相互作用,作用机制和已上市PD-L1靶点相同。有相同靶点的上市单抗产品包括Tecentriq(Atezolizumab,罗氏)、Bavencio(Avelumab,默克/辉瑞)和Imfinzi (Durvalumab,阿斯利康)。

 

中国研发的甲肝疫苗全球都认可


我国自主研发的甲型肝炎灭活疫苗(孩尔来福)是我国首支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也是继葛兰素史克公司之后,全球第二个通过WHO预认证的甲肝疫苗产品。目前,全球共有37个国家将甲肝疫苗列入国家免疫接种清单中,我国在2008年开始将甲肝疫苗列入国家免疫规划中。

 

韩国首尔大学研发品牌GD11,重返肌肤年轻状态


源自首尔大学干细胞·再生医学研究所的GD11纪蒂十一,是韩国唯一拥有脐带血干细胞提取技术的KANGSTEM BIOTECH推出的药妆(cosmeceutical)品牌。GD11纪蒂十一深知肌肤老化、过敏、炎症等肌肤问题对现代人的困扰,为寻求安全有效的护肤疗效,GD11研发团队研究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护肤方案,其中至臻修复精华冻干粉,为广大女性提供家庭式高端肌肤护理体验。


为大家整理了电子电器机动车石油化工医疗器械医药等领域的新技术和研发新动向,欢迎持续关注。

分享到:

来源:嘉峪检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