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2020版《中国药典》:生物指示剂的制备和性能评估

    7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正式颁布2020年版《中国药典》,新版药典将于今年12月30日起正式实施。新版《中国药典》中对医疗器械、药品包装材料以及设备表面等物品的灭菌方法做出了相关要求,本文对其要点进行了整理,供大家参考。

    2020/11/05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医疗器械中的常见可沥滤物有哪些?

    可沥滤物是在医疗器械产品与人体不断接触并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或与使用中的其他介质(如药液、血液等)相互作用时,从医疗器械中释放的化学物质,一般包括灭菌残留剂、加工工艺残留、降解产物、溶剂、材料中的单体及添加剂(包括稳定剂、抗氧化剂、增塑剂、着色剂等)等。

    2020/12/1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介绍:染色液穿透法

    使用环氧乙烷灭菌的医疗器械,通常会选择透气性较好的包装,比如吸塑包装、纸塑包装等等。这些包装形式大多都含有透析纸,其目的是利用透析纸的透气性,使环氧乙烷能够更好地穿透和解析。

    2021/03/0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医用包装材料的分类和灭菌

    “无菌”是医用包装材料的首要追求,除满足产品的基本使用性能外,无菌设计,无菌材料的使用,材料的使用场景都是医用包装材料生产的考虑因素。医用包装材料具体指医疗行业中用于制造和密封包装系统,并确保材料在预期使用,包括贮存和运输条件中保持无菌的材料。

    2021/03/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软式支气管镜和超声支气管镜再处理的有效性

    再处理不当的软式支气管镜会引起感染暴发事件,甚至造成患者死亡。需要循证的支气管镜再处理和维护指南,以及质量管理计划,以确保这些复杂过程的有效实施。转向灭菌或一次性使用的支气管镜可以降低易受感染的患者群体的感染传播风险。

    2021/07/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无菌原料药生产中无菌工艺验证探讨

    无菌生产工艺是无菌原料药制备过程中难度最大的工艺验证之一,无菌工艺验证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如模拟介质的选择、无菌工艺验证的相关要求、设备的灭菌、如何达到全培养的目的、达到无菌的组织保证以及最终结果分析等,任何一项问题没有处理好,都会对最终结果造成影响。

    2021/09/0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一文看懂医疗器械工艺用水

    工艺用水是医疗器械产品实现过程中使用或接触的水的总称,以饮用水为原水,主要包括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灭菌注射用水及其他方法产生的同等要求的注射用水,还包括体外诊断试剂用纯化水、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分析实验室用水等。

    2021/11/29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你的医疗器械干燥流程符合标准吗?

    医疗器械的干燥不当不仅会干扰灭菌和消毒过程,更有助于形成生物膜,从而给患者带来严重的感染风险。本文将回顾目前关于有效医疗器械干燥的建议,讨论使用的适当类型的气体,并解释如何在消毒供应中心和内镜再处理区域安全地完成干燥步骤。

    2021/12/01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无菌医疗器械车间设计要求

    在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加强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监督检查的通知也对洁净区的控制进行重点检查,因此对于无菌医疗器械车间设计的合规,我们需要更加重视。本文从无菌医疗器械车间设计的无菌定义,法规设计要求,工艺布局,暖通,水电环氧乙烷灭菌等方面做详细介绍。

    2021/12/15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医疗器械包装微生物屏障性能测试方法探讨

    无菌屏障系统是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的基本保证。本文介绍并比较了几种国内外常见的医疗器械包装材料微生物屏障性能的试验方法。并针对行业中讨论的材料微生物屏障试验的接受标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2021/12/23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