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节能环保材料 —— 气凝胶的发展和应用

    2020年,习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和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气凝胶作为超级绝热材料,全面绿色低碳发展为气凝胶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加快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趋势下,气凝胶新技

    2021/10/20 更新 分类:行业研究 分享

  • 厦门大学固态电池新进展!

    固态电池的研究与发展主要得益于固态电解质(SEs)的发展,固态电解质具有高离子电导率、高Li+迁移数(tLi+≈1)、高杨氏模量和良好的热稳定性,为锂金属电极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可能。然而,固态电解质与锂金属负极匹配时化学/电化学稳定性差,且即使在低电流密度下(<1mAcm-2)锂枝晶也容易刺穿造成电池短路,后者直接影响了SSLBs的实际应用。

    2021/10/2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锂电常用正负极材料电阻率分析

    锂离子电池倍率性能与电池电阻息息相关,电池电阻包含离子电阻和电子电阻。在实际电池研发以及生产过程中,离子电阻部分需在电池成品端进行评估,而电子电阻部分可在材料及极片端进行快速评估,因此,对锂电正负极材料电阻率的测试对材料工艺稳定性和成品电芯的电阻预估有重要意义。

    2021/10/2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PCB板深孔电镀孔无铜缺陷成因及改善

    随着电子产品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电子产品的设计概念逐渐走向轻薄、短小,印刷电路板(PCB)的设计也在向小孔径、高密度、多层数、细线路的方向发展。而伴随线路板层数厚度增加和孔径的减小,产品通孔厚径比增加明显,PTH加工难度逐渐加大,易导致孔内无金属现象频发。本文通过药水异常、特殊设计及生产操作等方面介绍深孔电镀在PTH过程中孔内无金属现象产生的具体原

    2021/10/2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动物试验中的动物福利要求

    本标准对GB/T 16886标准起支撑作用, 遵循国际通用的“3R原则”,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动物试验或以非动物试验替代动物试验,当必须进行动物试验时,应利用科学合理的试验设计,减少动物使用数量和实验次数,并通过人道的实验、饲养管理技术和优化措施,降低动物痛苦、保证动物生存质量,从而保证试验的科学有效性,确保用于评价医疗器械的生物学性能的动物试验符合认可

    2021/11/01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

    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fragment-baseddrug design, FBDD)是一种将随机筛选和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有机结合的药物发现新方法。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的方法首先筛选得到低分子量和低亲和力的片段,然后基于靶点结构信息进行优化或者连接,得到与靶点亲和力更高且成药性更好的新分子。在此过程中添加基团是重要的片段组装和优化手段。近十年来,随着片段检测、筛选和组装技术的不断

    2021/11/0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电子元器件老化测试项目及注意事项

    老化(Burn in)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较长的时间内对元器件连续施加环境应力,而环境应力筛选(ESS:Environment Stress Screen )则不仅包括高温应力,还包括其他很多应力,例如温度循环、随机振动等,通过电-热应力的综合作用来加速元器件内部的各种物理、化学反应过程,促使隐藏于元器件内部的各种潜在缺陷及早暴露,从而达到剔除早期失效产品的目的。

    2021/11/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穿条式隔热型材蠕变系数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隔热型材是以隔热材料连接铝合金型材而制成的具有隔热功能的复合型材,因此其复合性能(如纵向剪切特征值TC、横向拉伸特征值QC和蠕变系数A等)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各生产企业关注的性能指标。隔热型材按复合方式分为穿条式和浇注式,分别使用聚酰胺型材(即隔热条)和聚氨酯隔热胶作为隔热材料。

    2021/11/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环保型高性能双组分水性环氧漆研发

    本研究通过对比多种水性双酚A型环氧乳液和水性胺固化剂,筛选出了一种综合性能优秀的乳液和固化剂组合。并通过调整分散剂的使用量、环保型颜填料的使用量得到了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水性环氧双组分涂料。

    2021/11/0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N22、DN、滑石粉、白炭黑等成核剂对尼龙6注塑成型及性能的影响

    本文对成核剂在尼龙6中的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结晶动力学等微观层面,作者选择较为常见的2种有机成核剂和2种无机成核剂分别用于尼龙6的注塑加工,研究了成核剂种类、用量对尼龙6注塑成型效果及其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等实际加工应用的影响,以期对尼龙6产品开发及加工应用提供指导。

    2021/11/0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