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乙烯和丙烯含量对EPDM性能的影响

    EPDM是具有广泛应用范围的弹性体,E是乙烯,P是丙烯,D是二烯烃(即不饱和的第三单体,主要有三种类型即直链烷烃1,4-已二烯,DCPD双环戊二烯,ENB亚乙基降冰片烯)。EPDM具有饱和的聚亚甲基主链,兼具杰出的耐候和耐热性,由于分子量高,可以大量填充便宜的填充油和填充剂,所以混炼胶的成本较低,具有市场竞争力。

    2020/12/1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锂离子电池NMC811正极颗粒内部裂纹等微观结构缺陷的成因

    电动汽车行驶里程受单个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限制,决定于电极化学和工作条件,如正、负极选择,充电倍率和截止电压等。实际应用中,负极的尺寸需要配合正极容量,因此正极决定了锂离子电池容量,称为“正极限制”。下一代汽车用锂离子电池正极可能采用NMC811材料,但是由于材料颗粒有缺陷,其性能损失严重,因此研究缺陷颗粒的成因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0/12/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各类不锈钢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要点

    所谓不锈钢是指在钢中加进一定量的铬元素后,使钢处于钝化状态,具有不生锈的特性。为达到此目的,其铬含量必须在12%以上。为优化钢的钝化性,不锈钢中还往往需加进能使钢钝化的镍、钼等元素。一般所指的不锈钢实际上是不锈钢和耐酸钢的总称。不锈钢并不一定耐酸,而耐酸钢一般均具有良好的不锈性能。本文介绍了各类不锈钢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要点。

    2020/12/27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

  • 双组分水性环氧涂料中防闪锈性的研究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倡导,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水性环氧涂料因其低污染,环保性强,防腐性能优异,已然成为涂料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水性环氧涂料中,环氧树脂作为成膜物质,水作为分散介质,其溶剂含量低,对环境污染小,便于贮存和施工。但由于水性涂料中水的蒸发潜热较大,挥发速率慢,在施工过程中与金属基材接触的时间较长,往往会产生闪锈现象,对涂膜的耐

    2020/12/2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口腔种植体新材料及研究现状

    目前种植义齿已经广泛应用于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患者,钛及钛合金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力学强度及耐腐蚀性,而成为口腔种植体的首选材料。但随着材料学的发展和处理、加工技术的进步,新的口腔种植体材料层出不穷,逐渐进入到口腔种植学者的视线。新出现的材料如新型钛合金、钽基金属、金属玻璃、氧化锆、硅灰石、氮化硅、聚醚醚酮等,这些材料在性能和诱导

    2021/01/0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国产自动化制样设备在金相制样中的应用

    金相分析是金属材料研究和质量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材料研发、钢铁生产和金属加工等行业,材料的性能测试离不开金相分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金相检验技术也获得前所未有的进步。为使材料能在金相显微镜下呈现出真实的形貌特征,在对其进行金相检验时需严格控制金相试样的制备流程。

    2021/01/0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研究发现一种称作DINCH的化合物可以替代增塑剂邻苯二甲酸盐

    在洗涤剂、洗发水、肥皂等日常用品中,有一些会含有一组称为邻苯二甲酸盐的化学物质,它们通常用于增强产品性能、增加塑料的柔韧性。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邻苯二甲酸盐会对人类、实验动物和野生动物的激素产生影响,这就是为什么邻苯二甲酸盐越来越多地被其它化学物质所取代,比如一种称作DINCH的化合物。

    2021/01/0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导热胶带在5G等微型电子设备的热管理应用

    随着集成技术和微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电子元器件的总功率密度不断增长,而电子元器件和电子设备的物理尺寸却逐渐趋向于小型、微型化,特别是5G技术的落定。所产生的热量迅速积累,导致集成器件周围的热流密度也在增加,所以,高温环境必将会影响到电子元器件和设备的性能,这就需要更加高效的热控制方案。因此,电子元器件、电子设备的散热问题已演变成为当前电

    2021/01/0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木质素改性石墨烯可用于水性环氧防腐涂料,延缓基材的腐蚀速率

    中国科学院纤维素化学重点实验室Shan Wang等报道了一种利用木质素制备石墨烯基水性环氧纳米复合材料的新方法。改性木质素与石墨烯之间存在非共价相互作用,提高了纳米复合材料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将木质素/石墨烯分散体作为添加剂添加到水性环氧树脂中,增强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腐蚀性能。

    2021/01/1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离子掺杂增强磷酸钙材料的理化性能和细胞活性:基于热稳定性的角度

    从稳定性角度揭示离子掺杂对磷酸钙材料的影响机制将有力推动掺杂改性策略的发展。本研究以生物磷灰石前驱相磷酸八钙作为模型,发现不同电荷和半径的离子掺杂会在不同程度和相反方向上改变材料的热稳定性,并通过介导材料的表面特性和离子释放协同调控其成骨活性。本研究为理解离子掺杂改性机制和开发生物活性磷酸钙材料提供参考依据。

    2021/01/1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