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3D打印纯钛、TC4、钴铬合金的性能对比

    义齿制作用的金属材料可以分为贵金属、半贵金属和非贵金属三大类,其中非贵金属性价比较高,而且随着牙科材料的不断研发和改进,很多非贵金属的生物安全性和可靠性都在提升,其中钴铬合金、纯钛和钛合金是目前最常见的牙科非金属种类,也是牙科最常用的3D打印金属种类。那这三种金属在性能上有何区别?

    2021/01/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在镁植入物上构建具有腐蚀保护和骨整合特性的钽/聚乙烯亚胺涂层

    聚乙烯亚胺(PEI)作为镁(Mg)的涂层,表现出令人满意的防腐能力和良好的粘附强度,我们改变了PEI涂层镁植入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技术与直流(DC)磁控溅射相结合,将生物相容的钽(Ta)引入到PEI涂层的表面。使其为前成骨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化产生了长期的表面亲水性并显示出显著增强的骨组织亲和力和骨整合能力。

    2021/01/2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源于天然花粉的磁性多孔颗粒用于吸附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

    对自然界来源丰富、获取容易的天然花粉粒进行改性,制备具有空心结构和大孔表面的磁驱动无机微粒材料,用于油水分离和血脂吸附。该工艺得到的吸附剂表现出两亲性特质,且表面孔隙率较高、生物相容性显著,具备对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的出色吸附能力,为环境油污处理和高脂血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解决策略。

    2021/02/0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药物共晶制备技术和共晶生产工艺

    共晶为单一相结晶性化合物,由两种或多种分子以一定化学计量比通过非共价键结合而成。与原料药相比,共晶在溶解度、溶出速率、生物利用度以及稳定性等方面存在优势,从而引起广泛关注。然而共晶开发过程中面临制备方法与筛选方法的匮乏以及批生产风险性高等问题。因此本文就药物共晶制备技术与筛选方法进行较为全面的论述。结合QbD理念,强调PAT技术对于过程控制的

    2021/02/1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液力传动油应用中最重要的五个指标

    液力传动油有很多种类、牌号和品牌,我国液力传动油有行标JB/T 7282-2004、JB/T 12194-2015,以及中国石油的企标Q/SY RH2042-2001(2009)等,每一个产品牌号都有黏度、凝点、铜腐、抗泡等十余项质量指标,需要供应商在定型或出厂时进行检验,并列在产品分析单上。

    2021/02/2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新时期化妆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定位及面临的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人均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化妆品的消费需求逐年增长。然而,从化妆品原辅料采购到产品生产经营、消费使用等各个环节都隐藏着潜在的“美丽风险”。时代的呼唤、产业的发展、公众的期盼,都对化妆品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出台为契机,针对性地对法规体系、政策执行、社会监督3 个方面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2021/03/01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基于PLGA用于缓释微粒的制备方法及提高载药量的策略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由两种单体——乳酸和羟基乙酸随机聚合而成,是一种可降解的功能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良好的成囊和成膜的性能,作为药用辅料收录于美国药典,由于其降解程度随单体比不同而有差异,被广泛应用于缓控释制剂中,即通过改变乳酸与乙醇酸的比例,可以PLGA微粒制剂中药物分子的释放速率,其中

    2021/03/0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关于单克隆抗体药物的10个答疑解惑

    单克隆抗体、mRNA/DNA疫苗、CAR-T细胞等是时下流行的生物制品,在疾病预防、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技术大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既相互独立,又协同发展,共同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今天,在这里,想以问答的形式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单克隆抗体药物(mAbs)的发展情况,此类药物在自身免疫病以及癌症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21/03/0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药品研发中如何全面考虑多晶型问题及其关注要点

    多晶型现象在固体化学药品研发过程中比较常见,不同的表观溶解度可使制剂有不同的溶出度,并可能导致生物利用度的不同;不同的光学和机械性质、密度等可能影响制剂的制备工艺;不同的化学反应性可导致药品稳定性的差异。并据此强调,在药品研发中,应全面考虑药品的多晶型问题。药物多晶型是药品研发中的常见现象,是影响药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2021/03/0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全面解读首个创伤弧菌国家标准GB 4789.44-2020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0年9月11日联合发布38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4项修改单,并将于2021年3月1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GB 4789.44-20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创伤弧菌检验》(以下简称“新标准”)的制订引起了广泛关注。新标准结合传统的生化鉴定和PCR检测对水产品中的创伤弧菌进行检测。这是首次制订创伤弧菌的国家标准。

    2021/03/10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