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外周血管可吸收支架的研发现状和研发难点

嘉峪检测网        2024-05-08 19:15

随着腔内治疗技术的发展,支架置入治疗逐渐成为外周动脉疾病,特别是下肢动脉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由于永久金属支架弊端的不断显露,以及可吸收材料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将目光投向远期并发症更少的可吸收支架。目前可吸收支架在冠状动脉疾病中的运用已经相对成熟,但在外周动脉疾病中的应用明显落后于冠脉支架,原因在于外周血管疾病在支架材料上对径向支撑力及降解水平的要求更高,研发难度更大。

 

外周血管可吸收支架的研发现状

目前可吸收支架按材料进行分类,主要有聚合物可吸收支架和金属可吸收支架,聚乳酸材料作为可吸收支架的第1次尝试,虽然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机械性能不佳,由于置入后应力不均匀等导致的支架降解后不连续,使血栓形成风险增加。金属合金可吸收支架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目前镁合金支架相对成熟,例如百多力的Freesolve BTK,结合了百多力独有的BIOmag镁合金技术和BIOlute药物涂层技术。铁合金也是可吸收支架的备选金属材料之一,其力学特性与不锈钢相似,国内企业先健医疗旗下子公司元心科技研发的IBS Titan™可吸收药物洗脱外周支架系统就是以铁基为主体材料的全降解血管支架。

 

外周血管与冠状动脉疾病病理学特征存在差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管腔血栓形成通常是由于纤维粥样斑块破裂所致的,而与冠状动脉相比,外周血管纤维斑块钙化更加明显,斑块钙化也是膝上动脉急性阻塞的常见原因。同时两者的血流特征、血管壁结构也不完全相同,并且外周血管病变长度更长、受挤压更频繁,对支架的机械支撑力和生物相容性的要求更高。目前可降解镁合金支架已被运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Bosiers 等将117例下肢慢性缺血的患者分别予以可吸收镁支架和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但可吸收镁支架组的病变6个月血管造影显示的通畅率明显低于PTA组,国内也有相关铁合金可降解支架冠状动脉置入的治疗案例,并且在2020年郭伟团队实施了世界首例全降解铁合金下肢动脉洗脱支架治疗膝下动脉闭塞症手术,支架置入术后均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但这些案例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外周血管生物可吸收支架研发的难点

一般而言,在支架植入人体6个月左右动脉重塑已完成,不再需要额外的支撑。金属支架作为异物永久性存留体内,激发了体内的自身炎症反应,引起内膜增生、晚期支架内部血栓形成等都会导致支架再狭窄,已成为影响临床疗效的主要原因。生物可吸收血管支架的诞生理论上可解决上述问题。在植入生物体内初期,支撑病变部位血管壁,避免血管急性回弹。随着病变部位血管功能逐步重建与自我修复,支架在4~6个月内逐渐被降解吸收,毫无残留,目前已在心脏冠状动脉狭窄治疗中初步应用。支架被完全降解后,即使日后同一部位发生了血管壁二次狭窄,仍可进行支架的再次植入。因此,生物可吸收支架的出现被誉为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第4次革命”。

 

但目前外周可降解血管支架的研发显著落后于冠脉支架。国际上至今没有成熟产品能够上市应用,其重要原因在于外周血管支架与冠脉支架在可降解支架要求的材料和口径、长度都不同,冠脉支架口径小、长度短、没有外界的机械挤压,相对来说耐疲劳性能要求不高。外周血管支架口径大、长度长,冠脉支架直径2~3 mm,外周血管至少5~6mm,冠脉支架长1~2 cm已足够,而外周血管支架至少需要5~20 cm。外周血管疾病在支架材料上对径向支撑力及降解水平的要求更高,研发难度更大。

 

总结

从当前临床需求来看,无论是聚合物还是金属可吸收材料血管支架,外周血管可吸收支架的研发是必然。理论上,生物可吸收支架能够提供更好的物理修复、局部血管顺应性及远期正性重建血管的能力,但目前临床病例较少,其远期疗效还需大量临床研究证实。

 

来源:

1. 杨硕菲, 倪其泓, 陈佳佺, 等. 外周血管药物涂层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发进展.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8;33(9):806-807.

2. 王浙宇, 杨硕菲, 薛冠华. 可吸收锌合金支架在外周动脉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22;49(7):484-488.

 

分享到: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