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药物分析方法开发过程中的几个思维陷阱

嘉峪检测网        2022-09-21 12:15

分析方法开发是药品质量研究中的先行工作,一般在小试研究过程中同步分析方法开发的工作,基于分析方法开发是颇为费时的一项工作,那么如何高效高质的将方法开发出来,并且耐用性与可转移性均良好呢?分析研发人员需要特别关注几个分析方法开发过程中的思维陷阱。本文结合案例对分析方法开发过程中的几个思维陷阱做以介绍,希望可以为同行提供一些参考,也欢迎同行的广泛讨论。

 

思维陷阱一:在梯度优化的路上越走越远

 

举例:API的起始物料M,需要制定企业的内控标准;

可提供的信息:供应商的COA报告及M的合成路线和纯度及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

本例中待开发的方法:M的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

思维陷阱分析:以有关物质方法开发为例,因为可参考供应商的纯度及有关物质分析方法,可获取色谱方法的基础参数如下:

色谱柱;C18(150×4.6mm,5μm);流动相:0.1%HAc溶液与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

在分析方法开发之初,研究者首先会重现以上的方法,单以M的供试品溶液考察专属性不够充分,需要结合M的强制降解试验样品溶液,供试品加标溶液和M的粗品溶液等分别进行专属性的考察,于是在研究中发现具有典型系统适用性的溶液为M的氧化破坏溶液,但是发现应用以上色谱方法,主峰与降解产物之间的分离度<1.0,如图1所示。考虑通过调整梯度洗脱程序进行分离度的优化,一般考虑梯度放缓,部分等度的优化策略,但是经过几十种优化后获得的分离效果却不是很理想,此时研究者就是在一个思维陷阱中,跳出陷阱尝试应用柱效更高的色谱柱C18(150×4.6mm,3.5μm),会有意外的惊喜,如图2所示。

 

药物分析方法开发过程中的几个思维陷阱

 

图1 方法重现

 

药物分析方法开发过程中的几个思维陷阱

 

图2 色谱柱更换

 

思维陷阱二:只把精力集中在色谱柱和梯度优化上

 

举例:API的有关物质方法开发;

可提供信息:API的制剂法定标准的有关物质方法;

思维陷阱分析:在API的有关物质方法开发中,研究者首先采用API粗品重现标准中的方法,发现主药与未知杂质的分离度<1.0,如图3所示,采取的优化措施更换其它厂家的相同型号的色谱柱,但是分离效果无改善,考虑更换相同型号的较长的色谱柱,分离效果不理想。于是固定色谱峰形相关因素较为理想的色谱柱,采用梯度变化的方式进行分离,但是发现梯度变化后实现分离,但是主峰的保留时间相对较长,需要付出较长的洗脱时间。研究者在这样的思维陷阱中,认为色谱柱和梯度优化是重中之重,确定了这两个因素之后,才适用于方法简单耐用性的考察,实则不然,流速、柱温也是方法开发中的关键因素,本例中将流速自0.8ml/min,改变为1.0ml/min后,实现良好的基线分离,而且主峰的保留时间也提前了,节省了方法的洗脱时间,如图4所示。

 

药物分析方法开发过程中的几个思维陷阱

 

图3 参考方法重现

 

药物分析方法开发过程中的几个思维陷阱

 

图4 改变流速

 

思维陷阱三:含量的方法洗脱时间按照主成分保留时间的1.2-1.5倍即可

 

举例:注射液A的含量方法开发;

可获取信息:注射液A的强制降解试验中发现在酸碱热光氧几种条件下均不稳定;

思维陷阱分析:在注射液A的含量方法开发中,研究者以有关物质方法的参数为基础,以等度洗脱的方法拟定为注射液A的含量方法,主峰的保留时间约为8min,于是含量方法的洗脱时间拟定为15min。因为含量的供试品浓度为有关物质供试品浓度1/80,研究者认为含量浓度下供试品的强制降解杂质均不会超过LOQ。但是在影响因素30天光照样品的检测中,发现样品在2+2的进样中,第2针开始0-0.3min基线不是从0开始,信号总是先从0.05降回0,于是在线观察中发现在前一针样品洗脱时间结束,下一针进样的间歇会出现一个未在洗脱时间内的色谱峰,也就是说含量方法的洗脱时间制定的不合理,需要延长洗脱时间。所以含量分析方法开发过程中,思维局限在系统适用性的要求,拖尾因子、理论塔板数、分离度,而未充分考虑降解杂质的洗脱能力等因素,势必会在后面的稳定性检验过程中发生偏差,增加工作负担。

 

思维陷阱四:有关物质检查的色谱条件只能是一个方法

 

举例:API的有关物质方法的开发

可获取信息:API中有4个中间体、3个副产物、还有降解杂质4个,拟研究的有关物质为以上11个,经过分析11个杂质的极性差别很大,并且极性相近的杂质的性质相似,表现在色谱行为上的保留时间比相似;

思维陷阱分析:研究者拟用一个色谱条件分离11个待研究杂质,同时需要兼顾强制降解试验的样品一同考察方法的专属性,在研究中发现,极性较大的几个待研究杂质总是分离度小于1.0,于是通过选择色谱柱、优化梯度、变化不同缓冲盐浓度、种类等多种因素进行方法的优化,最后获得了一个相对理想的色谱条件,但是主峰的保留时间需要40min左右,而且最后的杂质保留时间在150min左右,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专属性良好的有关物质方法,但是却使得方法的洗脱时间过长。研究者可以跳出有关物质检查必须一个方法的陷阱,完全可以为了极性较大且极其难分的几个杂质开发一个方法,虽然方法学的工作量增加一倍,但是也可以解决因为洗脱时间过长而带来的溶液稳定性不稳定造成的偏差的风险。

综上,分析方法开发过程是一个需要综合许多因素考虑与评估的过程,如果思维深陷某一个方向越走越远,会不必要的浪费很多精力和时间。那么如何尽量做到事半功倍,试验开始前的缜密的方案设计和阶段性试验结果的复盘是非常重要的,批判性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在方法开发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希望本文可以为同行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分享到:

来源:药事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