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其他

我国家电产业面临的贸易壁垒分析(上)

嘉峪检测网        2015-08-29 22:33

随着我国加入WTO,家电产品关税税率不断下调,这为我国家电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家电制造业的全球竞争优势逐步得到加强。目前我国很多家电产品已获得了世界第一制造的称号,例如我国空调生产占世界的32%,洗衣机占23%,冰箱占19%。近几年来,家电业快速的建立起了规模优势,再加上我国低廉的人力资源成本,家电企业以低价为买点迅速地在全球市场上建立起以中国制造为代表的战略优势。世界上没有一个大国的崛起跟制造业的崛起有很大关系,与此同时世界上任一国家的某一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也不是一帆风顺。当国内家电企业的价格优势在获得一部分国外消费者的青睐时,也大大损害了进口国家电制造业的原有利益,世界各国的竞争对手们将用各种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即得利益。目前我国家电正在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高度防范的目标,如陆续出现的反倾销案例、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纠纷等。一道道贸易壁垒正试图限制我国家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家电企业只有绕过这些壁垒,国际化之路才会走的得长远。

一 我国家电业已面临的贸易壁垒

(一)反倾销

1家电业遭遇反倾销的现状

所谓反倾销,是指进口国反倾销机关依法对给本国产业造成损害的倾销行为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以抵消损害后果的法律行为。由于我国出口家电技术含量不高、质量档次低,大多数家电企业的出口战略是“粗放型”的。这一层次的产品竞争对手很多,涉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弱势企业发发达国家的传统产业,由此产生的矛盾比较尖锐,很容易遭到别国的反倾销制裁。美国、欧盟是家电的传统主产区,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家电作为传统产业在这些国家经济中的地位在下不断降。面对物美价廉的中国家电产品,其市场份额不断下降,所以中国家电产品遭到欧美反倾销制裁是在意料中的,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欧美对我国彩电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拉美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东盟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土耳其是家电新兴产区。这些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为了在全球产业链中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在同中国争夺发达国家市场份额时,必然会用各种手段,特别是反倾销限制中国家电产品进入本国市场,典型的例子是土耳其对中国空调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国正面临家电业传统主产区的发达国家和家电新兴产区的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制裁,与次同时像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这样的小国也加入了对中国家电反倾销的大军中。

2.反倾销对中国家电业的影响

1)严重削弱我国家电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减少家电产品的出口市场。

我国出口家电的主要竞争优势体现在价格,如果家电产品遭反倾销,将会被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实际上提高了出口企业的成本。例如在美国对中国彩电的反倾销中,对长虹、TCL、康佳、夏华征收的反倾销税分别是:26.37%21.25%9.69%5.22%。很显然价格优势的削弱,将会使一部分企业不得不退出已进入的国际市场。

2)影响外商对家电企业的投资信心,不利于家电企业的健康发展

外商投资于中国的家电企业,一方面是朝着中国巨大家电市场而来,一方面是想通过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来占领其他国家的市场。但近年来,由于其他国家的反倾销指控,这些外商投资企业也逐渐失去了海外市场份额。这势必危及外商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影响其对华投资信心。众所周知外商投资能为中国家电企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这些正是中国家电企业所缺乏的。反倾销在影响外商投资时也势必会影响中国家电业的发展。

3)影响中国家电产品的整体形象

大国对我国家电产品反倾销时,家电企业失去的可能是庞大的国际市场,可能还在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产品竞争力的增强,但如果象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这样一个仅有130万人口,消费水平极低的小国也来反 倾销时,中国家电产品给世人留下的可能只是价低、质劣的印象了。

3.家电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措施

1)要提升自有品牌,加强技术研发

目前我国家电企业大多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他们的品牌(包括知名度和美誉度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相当有限。由于技术含量不高,为了迅速开拓国际市场,他们不得不采用唯一的法宝---价格战,而低价往往又是国外发起反倾销的罪魁祸首。所以从长远看,中国家电业要改变长期被别人反倾销的命运,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大力培育自由品牌和加强技术研发,中国家电业要用自己强大的品牌和先进的技术来吸引消费者,而不仅仅是低的价格。
2)分散出口市场和OEM

格兰仕集团副总经理曾经说过:“格兰仕的微波炉出口规避反倾销的经验是多个市场分散进入和OEM。”目前格兰仕自由品牌出口产品在当地占有率控制在40%以内。格兰仕的经验值得很多家电企业,特别是那些中小企业借鉴。现在中国家电出口市场出现了“三强”、“三弱”的趋势,“三强”(亚洲、北美、欧盟)占整个家电出口额的93%以上,“三弱”(南美、大洋洲、非洲)却只占整个家电出口额7%以下。难道南美、大洋洲、非洲的消费者都不需要家电吗,我们的企业为什么要一窝蜂的往亚洲、北美、欧盟跑?很显然在某一市场中国产品占有率越高,国外企业生存的空间就越小,国内家电企业就越易遭到反倾销。其实家电企业完全可以到南美、大洋洲、非洲这些比较落后的地方去,以取得先入为主的优势。另外为了控制自有品牌在某一国外市场的占有率,家电企业可以学格兰仕给当地企业OEM,这样即可以扩大自身出口,又使当地企业的利益得到保障。当然在自身利益得到保障的情况下,别人也不会发起对你的反倾销。

3)实施产地销战略

实施产地销战略虽然会由于文化的差异而承担巨大的风险,但一旦取得成功,就会由于更接近当地消费者,设计生产的产品会更适合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最为关键的是采用该方法可以完全规避反倾销,因为反倾销只是针对在进口国生产的产品。家电企业实施产地销战略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企业自己投资在国外建厂,如海尔集团在美国的海尔工业园;二是兼并国外企业,例如TCL收购美国家电制造企业高威达。这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家电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加以选择。

4)努力扩大内需

如今的发展趋势是内外贸一体化,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国际市场。现在很多家电企业在单纯的比出口额,好像出口越多,企业就越强大。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是自己家门口的市场却被国外企业占领。也许有的企业会说,中国家电市场早已饱和,我想这只是表面现象,如果说中国市场都已饱和,那欧美那些发达国家的市场也早已饱和,因为别人的家电产业发展的比我国早的多。其实这只是表象,中国家电企业所说的饱和仅仅只城市,而且是低层次的饱和,城市消费者的特殊需求还没满足,广大农村消费者的基本需求还没有满足,特别是在广大的西部地区,很多家庭连最基本的家电都没有。中国的家电企业在国内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其实很多家电企业完全可以把重点放在国类,这样就没有必要担心国外反倾销了。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

1.家电企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为了维护基本的安全,保障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安全,保护环境,保证进口产品的质量,防止欺诈行为而采取的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审等技术性措施。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即反倾销之后制约我国家电出口贸易最主要的因数。商务部20036月做过的一次大型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机电企业受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比例为67.4%,遭受损失的比例为10%。在中国家电企业越来越强大,反倾销已无法阻挡中国产品前进的步伐时,外国政府和企业选择了具有“合法外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家电企业而言,国外的TBT主要表现为强制的安全认证,国际标准要求和产品质量及其管理体系的认证要求;节能要求,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特别是电磁波污染和废旧家电的回收等要求正在对家电产品出口产生越赖越大的影响。

2.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家电企业的影响

1)增加家电出口企业的成本,降低其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家电领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盛行,我国家电厂商为了扩大产品的出口,不得不按不同国家的苛刻标准生产产品,有时为了一道工序而必须引进一种价格昂贵的机器设备或专利技术。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成本,造成价格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近年欧盟颁布的WEEEROHS两指令将会对中国家电出口造成重大影响。据中国机电出口商会估算,欧盟两指令付诸实施后,中国受直接影响的电器出口额将达317亿元。按韩国的估算,出口欧盟机电产品成本将增加1%-3%,即整个中国家电产业将会增加成本37亿元。

2)增加中国彩电企业的经营风险

国外技术贸易壁垒花样繁多,且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规定,家电企业稍有不注意就会遭到某一技术壁垒的限制。有的产品在某一国家符合所有标准,但在进入另一国市场时却被挡在了门外。同时由于国外的技术规定是不断变化的,可能企业投入大量资金按进口国要求设计新产品,在新产品还没有上市时,进口国就提高了进入的技术标准。这些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家电企业产生致命的打击。

3)可能使中国家电业失去贸易机会

国外的有些技术规定如欧盟的“双指令”可能把某些不合要求的家电产品直接挡在门外。就算企业有能力进行技术改造,也要相当一断时间。对于外向型企业,可能就是这“一断时间”而失去宝贵的商机。

4)损害中国家电产品的形象

如果中国的家电在国外由于技术原因遭到查处,当地消费者对中国家电可能形成技术不合格,对人体有害等负面印象。这种坏印象一旦形成,要想还变它将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例如我国某家电产品由于含有欧盟禁止使用的六种有害物质而遭到封杀,鸥盟的消费者可能对该产品形成一种极坏的印象----损害健康,即使有一天中国的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达到了欧盟的所有要求而重新进入市场,欧盟消费者也不会认为它是健康的,因为有形产品和以前一样,含不含有害物质他们也觉察不到。

3.家电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

1 积极树立清洁生产观念

当技术性贸易壁垒不可避免,各国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时,中国家电企业只有炼好“内功”,才能冲破壁垒,而清洁生产观念就是一本很好的“内功秘笈”。早在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就提出了“清洁生产”的概念,其要点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采取整体性环境保护策略。清洁生产强调三个观念:1清洁能源,尽量节约能源消耗,利用可再生能源等;2清洁生产过程,产品制造过程尽量少产生废弃物,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3清洁产品,降低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家电企业要实施清洁生产贯彻两个全过程控制:一是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即从原材料加工、产品生产、产品使用直至报废处置各个环节都必须采取必要的清洁方案;二是生产全过程的控制,即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管理的全过程都必须采取必要的清洁措施。

2)要积极推行绿色管理

绿色管理是指将环境保护的思想纳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只要我国生产的家电是完全“绿色”,再苛刻的技术要求都难以阻止我国家电走出国门的步伐。这一思想可以概括为5R原则:①研究(Research),将环保纳入到企业的决策要素中,重视研究企业的环保对策;②削减(Reduce),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或消除有害废弃物的排放;③在开发(Reuse),变传统产品为环保产品,积极采用环保标志;④循环(Recycle),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处理、循环使用;⑤保护(Rescue),积极参与社区内的环保活动,对员工和公众进行环保宣传,树立环保企业形象。

3)积极推行国际认证,加快与国际接轨

目前,许多国家把能否获得ISO9000ISO1400GMP看作是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我国家电企业只有与国际接轨,才能顺利的进入国际市场,接轨才是破壁的最好方式。同时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有自己的产品认证体系,如美国的UL认证、欧盟的CE认证、以及加拿大的CAS认证等,中国家电企业要想进入这些国家的市场必须先取得相应的认证。一些发达国家还有一些非强制认证,如美国的“能源之星,中国家电企业若能取得这些认证,就能获得环保、节能的形象,从而有利于在当地开发市场。

4 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行业TBT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

各种技术贸易壁垒层出不穷,中国的家电企业在国际化之路上是不可能一劳永逸的。各国的贸易壁垒不断升级,企业应充分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行业协会收集各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最新动向,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但就目前而言,很多家电企业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了解不多,对相关信息了解滞后,以至遇到问题后已失去了最佳的应对机会。以欧盟颁布的“双指令”为例,2000613欧盟有关部门就向欧盟部长理事会提交了指令草案,20021011欧盟部长理事和欧盟议会对指令草案达成协议。但我国大多数家电企业直到2003212欧盟正式颁布指令后才知道,这时距欧盟规定指令生效时间只有一年半时间。企业无法阻挡外国政府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他们要想在该市场继续经营,唯一的办法就是想法满足相应的技术规定。当然满足技术规定就要对技术、管理进行改造,这需要时间。如果中国家电企业能及时获得这些信息,早下手对产品进行技术,是完全有能力冲破这些壁垒的。

5)要推行市场多元化战略

就目前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具体情况来看,主要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凭借其自身的技术优势指定苛刻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法规。但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而言,相应的技术壁垒会少的多,我国家电企业进入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技术门槛也会较低。

(文章来源:网站编辑部)

(未完,待续)

分享到:

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