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行业研究

2015/2016年度中国棉花质量分析报告

嘉峪检测网        2016-11-30 08:14

  日前,中国纤维检验局发布了《2015/2016年度中国棉花质量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依据GB 1103.1-2012《棉花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国家标准,相关人员对颜色级、轧工质量、长度、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等主要指标进行汇总统计,并综合生产、市场和政策等多方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报告》所统计的质量指标数据,均以当年度新体制棉花锯齿加工细绒棉的公证检验数据为基础计算而来。

  根据《报告》数据,2015/2016年度,全国新体制棉花细绒棉公证检验涉及的产棉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3个,涉及加工企业1100家,比上一年度减少28.66%,检验量达1589万包,共计360万吨,分别比上一年度减少30.03%、29.96%,检验量为近5年来最低水平。

  《报告》显示,2015/2016年度全国体制棉花细绒棉各项质量指标有好有坏。从颜色和轧工质量来看,颜色级以白棉为主,且绝大多数都集中在白棉2级与白棉3级两档。轧工质量主要集中在中档,中档及以上占比达到96.35%。长度是棉花最重要的内在质量指标之一,与棉花的整体使用价值密切相关。

  2015/2016年度,纤维平均长度略有下降,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显著提高。从纤维内在品质来看,马克隆值和断裂比强度两项重要质量指标呈现相反趋势。其中,马克隆值指标下降明显,平均断裂比强度指标明显提高。对比各省数据来看,新疆棉表现最为突出。新疆该年度棉花与上年度相比,平均长度减少0.18毫米、长度整齐度减少0.03%、马克隆值A+B级占比减少26.37个百分点、平均断裂比强度略有提高,总体质量状况略差于2014/2015年度。

  综合各地的情况来看,影响本年度棉花质量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产业政策、市场形势、生产环节等几个方面。以产业政策为例,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以来,国内棉花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棉价向市场化靠拢倒逼棉花质量提升,从棉农到加工企业更加注重棉花内在品质。同时,棉花生产向优势产区(如新疆)集中,更加有利于统一管理、机械耕作、病虫害防治和收购加工运销,为棉花专业化和现代化生产打下基础。在生产环节,棉花品种选择、栽培管理与交售流通环节、采摘方式、棉花加工等都对棉花质量有所影响。

分享到:

来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