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如何高效、准确、快捷地测定大批量溶出度样品

嘉峪检测网        2023-09-21 12:40

目前,测定固体制剂的多条溶出曲线愈发受到关注[1,2,3],其在制剂工艺研发、处方筛选、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的预评价,以及同一品种不同来源产品间内在品质的差异评估等方面,正逐渐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5];由此引发的在研究阶段、处方筛选阶段,如何高效、准确、快捷地测定大批量溶出度样品开始困扰分析人员;本人基于多年工作经验,进行梳理与归纳后,提出以下思路与观点供试验者参考。
 
1、 溶出度试验
对于片剂/桨板法,为使手动取样时不至“手忙脚乱”,可采取间隔固定时间(如30s)的投样方式,这样便可做到平行操作、从容不迫了。
滤膜吸附最受困扰。建议在第1取样时间点前1min,预先抽取15~20 ml溶出液,过滤使滤膜吸附饱和,并将滤液沿溶出杯壁缓慢注回,到取样时间点后再依法取样,取续滤液测定。
 
2、 溶出度样品测定方法
因辅料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薄膜衣、肠溶衣、糖衣和胶囊壳,用UV法测定时,可能会导致紫外吸收偏高,使溶出度均值出现正偏差(甚至会10%~30%)。同时,由于原研参比制剂的辅料一般无法获得,故辅料对测定结果的干扰无法评价[6]。
因此建议采用HPLC法,因绝大部分辅料皆属惰性、在反相色谱柱上不会出峰,即便出峰保留时间也较短,故皆不会干扰主成分测定。且由于HPLC法线性范围较宽,样品均可无需稀释直接进样测定,可省略因UV法测定吸光度需在0.20~0.80、而稀释样品的繁琐步骤,提高工作效率。
如采用UV法测定,为排除干扰,建议采用双波长相减法(最大吸收波长与远端无吸收波长)。有市售光纤溶出仪,采用了“予以校正的紫外法”。如可保证排除辅料干扰,该仪器还是值得推荐的,毕竟快速、便捷地测得一条完整曲线,对药品内在品质的研究具有实用价值。
 
3、 如何提高HPLC 法测定效能
3.1 样品处理
由于HPLC法所需样品量少,每一时间点的取样量1~2 ml即可,因此、对于小规格速释制剂(不超过10mg),实验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如辅料可溶),并通过观察溶出液澄清度,酌情采用样品液取出后无需过滤,直接置液相小瓶内、放置一段时间后进样测定的方式。
该法尤适用于采用自动取样装置时,因对小规格或难溶制剂,主成分皆进行了微粉化处理,比表面能较大,故易出现管路与滤膜有吸附样品。
3.2 色谱条件
色谱柱:有市售2~5cm长、粒径5~10μm 的短分析柱,可缩短分析时间、节约流动相用量、降低检测成本。
流动相:为加快测定,完全可将已验证、并确定的流动相中有机相比例提高。在保证各色谱峰完全分离的条件下,缩短保留时间。
柱温:在考察被测样品的稳定性后,可适当升高柱温至40~50℃。一般的反相色谱柱最高承受温度为80℃,因此在60℃以下试验毫无问题。
流速:可根据柱压的限制,适当提高流速至1.5~2.0 ml/min。
进样量:对于小规格制剂,进样量可根据对照品溶液的精密度予以灵活调节,只要仪器功能许可,100~500μl是完全可以的。需强调的是:建议采用溶出量为标示量10%浓度的对照品溶液进行精密度验证,以确保测定低浓度样品时的准确性。对大规格制剂,在几近全部溶出时,由于浓度过大,会出现色谱柱超载或检测器超载而导致峰形不佳的情形,此时可降低进样量至5μl,使峰面积变小,满足色谱峰精密度要求。
以上方法皆是由于峰面积小,通过缩短保留时间使色谱峰变细变尖,或通过加大进样量等适当改变来提高检测精密度,以适应供试品溶液,并达到系统适应性试验的要求,其测试方法也应做必要验证。
 
4、 其他
4.1 使用超高速液相
如采用超高速液相,由于超高速液相色谱柱粒径较小,样品液若不过滤,恐堵塞色谱柱。故建议试验时应先进行验证。
4.2 液相软件编程
对大批量样品的数据处理,一定要充分利用仪器自带的软件功能,不建议将每一个峰面积输入Excel软件计算。现市售主流品牌的色谱仪,皆已具备数据批量处理和打印功能,如能熟练掌握这些功能,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谢沐风. 改善溶出度评价方法,提高固体药物制剂水平[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5, 7(36): 447-451.
[2] 谢沐风. 简介日本“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溶出度研究系列一)[J]. 中国药品标准杂志, 2005, 6(6): 42-46.
[3] 谢沐风. 引进溶出度评价方法,提高固体药物制剂水平——论如何提高我国口服固体制剂的内在品质(溶出度研究系列二) [ J] . 中国药品标准杂志, 2006, 7( 1) :43-47.
[4] 谢沐风, 张启明. 国外药政部门采用溶出曲线评价口服固体制剂内在品质的情况简介[J]. 中国药事, 2008, 3(22):257-261.
[5] 张启明, 谢沐风. 采用多条溶出曲线评价口服固体制剂的内在质量[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9, 12(40): 946-950.
[6] 谢沐风. 溶出度测定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6, 37(12): 859-861.
 

分享到: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