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如何进一步提升临床价值?

嘉峪检测网        2022-09-14 14:40

2022年9月初,MedRobot参加了2022年北京泌尿外科腹腔镜与机器人大会。该会议有院士讲堂2个、学术讲座28个、国产机器人专题会4个。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前期从一张新闻抓图推演过的、极为低调的手术机器人公司康诺思腾,在该会议国产机器人环节首个亮相。泌尿外科权威专家香港中文大学何善衡泌尿中心主任吴志辉教授,演示了手术过程视频,并且给出了极高的评价:性能和达芬奇“一毛一样”。(粤语普通话)

 

我们对于评价感到非常兴奋,因此今天拆解一下会议上获得的信息,供大家参考。

 

开始前,特别提一下吴志辉教授。作为香港中文大学外科学系教授、何善衡泌尿中心主任,吴教授当之无愧的是一位权威专家。业内人士都知道,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早在临床试验期间,就选择过香港中文大学附属威尔士亲王医院作为亚太地区的临床试验点。早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上市之后,2005年,威尔士亲王医院引入了大中华区第一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香港赛马会更是捐助成立了微创手术培训中心。而吴教授任该培训中心的主任。后来内地医院陆续引入达芬奇后,医生们是去威尔士亲王医院接受培训。此次会上后面介绍机器人的报告中,也有医生感谢吴教授对自己学习机器人手术时的指导。

 

吴志辉教授有17年手术机器人使用经验,经历了从da Vinci Classic到da Vinci SP的四代产品迭代。此外,他还参与过国际上多款新型手术机器人的临床应用研究,例如美敦力的Hugo RAS系统和CMR的Versius系统。对于内地医生来说,难以获得如此丰富的腹腔镜手术机器人使用经验。

 

在国产手术机器人专题会中,吴志辉教授作为该论坛主持人,第一个分享了题为《腹腔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系统在前列腺癌手术中的应用和其在亚太区域的最新发展》的报告,并展示了国产的康诺思腾手术机器人在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开展的、首例前列腺癌根治术人体临床试验手术视频和数据。

 

一、手术目标和术后评价的五个维度

 

吴教授认为机器人系统的术后结果评价,应从五个维度开展:

 

肿瘤控制、排尿控制、性功能保留,无术后并发症、切缘阴性。

 

他提到,康诺思腾的首例前列腺癌根治术,不仅达到了5个主要手术目标,并且,令人惊喜的是,在实际使用中,与现有成熟的达芬奇Si系统,并无明显差异,他完全没有感觉到自己在用一个新的系统,无需改变平时的手术习惯和方法。

 

能够得到这样的评价是十分不易的。达芬奇Si面世已超过10年,是临床应用上最成熟的系统之一。康诺思腾能够与之媲美,说明其系统的稳定性和成熟度都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二、从产品定义开始,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必须满足五点

 

谈到手术机器人的定义与开发,吴教授认为临床真正需要的手术机器人必须满足五点: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可及性和可用性。

 

其中,安全、可靠、有效是任何医疗设备的基础前提。

 

关于可及性和可用性,吴教授认为手术机器人的可及性主要是患者和医院两个方面。在中低收入地区,患者尚且无力负担起手术的费用,更不用说目前更加昂贵的机器人手术。而对于一些收入不高的医院来说,手术机器人高达上百万美元的采购成本是其进入临床应用的主要阻碍。

 

可用性的含义相对复杂,广义上它也包含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但吴教授更想强调的是患者受益和医护友好两个方面。所谓患者受益,就是手术机器人需要给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的尿控和性功能保留等。而医护友好,则涉及产品的使用体验,手术机器人不仅仅是能用即可,还要尽可能地好用,从而减轻医护的压力,让手术变得更容易,这对追求快节奏、高效率的中国手术室来说尤为重要。

 

三、到底什么是好用的机器人?

 

在视频演示过程中,吴教授提到了一些感受。MedRobot从其评价中总结了对应的设计和实现理念。

 

“3D视野高清、逼真,血管纹理清晰可见”甚至可以看到既往手术的缝合线。

 

高质量的3D视野让解剖结构和细节纹理更加容易辨认,从而帮助医生更从容地进行手术决策和手术操作。

 

 “主手非常灵敏、轻巧,操作时几乎感受不到摩擦力”。

 

轻盈的主手可以避免医生在长时间手术中的手部疲劳,同时提升手术操作的整体流畅性。

 

 “遥操作精准,器械灵活度高,分离、钳夹、抓持力、切割(令人)满意,能量器械切割止血理想;操作过程完全无卡顿感,很灵活”。

 

优异的主从控制是手术机器人的核心基础,器械操作的精准度和流畅度是精细手术动作的前提,也使得手术更加安全。

 

 “机器人安装简便,手术前,护士单人即可快速装机、完成孔位布置。手术中也可以很快地进行器械更换和位置调整。”

 

安装简便主要是通过机械臂的助动模块让机械臂拖拽起来十分轻便,从而快速完成机械臂的摆位和与戳卡的对接,减少术前准备时间。术中快速的器械更换和机械臂位置调整也是为了减少手术时间,提升效率的同时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视野、主手、遥操作、快速装机,这些无一例外都能直接影响医护的使用体验,是国产手术机器人系统优化的重点。

 

由于吴教授给出了高度的评价,我们推测康诺思腾确实是有着对临床的深入理解,并体现在了产品设计中。

 

其实对临床的理解,是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最难的。结合吴教授的报告,也阅读了康诺思腾官方公众号的三篇推文(近期刚开始有官方推文,在公众号搜索“康诺思腾”,即可看到),我们不难发现部分答案。

 

一、创始人的国际化背景和最头部的经验

 

能够精准抓住提升产品力的重点,与其创始人欧国威的亮眼背景脱不开关系。他博士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曾在全球手术机器人龙头企业直觉外科工作八年,并参与和领导了多款重量级产品的研发,包括da Vinci Si和Xi系统Single-Site手术平台的软件和控制算法开发、Ion柔性手术机器人平台的机械设计和控制系统开发。2016年返回母校香港中文大学执教后,担任医疗机械人创新技术中心联席主席。2017年,他与香港中文大学上消化道外科赵伟仁教授看准了手术机器人市场,开始“在香港创立一站式前期临床研究基地”。并于2019年,在深圳创立了康诺思腾公司,正式产业化。

 

二、“开局”即全球化发展,兼具研发实力和成本优势

 

由于欧国威在美国的长期经验,他具备了国内同行创业者所没有的一个优势——全球顶级名校和产业界的人脉。康诺思腾在创立早期就大胆布局了全球化研发中心,研发团队分布于中国香港、深圳和美国波士顿三个地点,整体规模已达数百人。

 

一流的团队的直接体现是研发进度:成立当年,2019年12月,设计出第一只机械臂原型,2022年8月在香港完成第一例人体临床试验——仅仅三年时间就完成了第一代样机的开发并进入临床阶段。

 

康诺思腾已在深圳建立了量产工厂,未来将利用中国制造的优势解决手术机器人的可及性难题。通过自主研发核心零部件,康诺思腾手术机器人在能够保障产品性能和安全性的同时,可以利用国内生产制造提升产品的成本优势。

 

三、顶级的临床团队

 

我们搜索了与康诺思腾临床合作的赵伟仁教授,显示他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外务)、医疗机器人创新技术中心主任(该创新中心,由香港中文大学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2019年1月联合成立)等多项职务,擅长上消化道外科、微创外科及机械人手术、内镜手术,多篇手术机器人相关权威期刊论文。

 

而这次对康诺思腾非常认可的吴志辉教授,也是基于其深厚的手术机器人系统使用经验的。他坦言道,在如此多的手术机器人系统中,他对康诺思腾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这不仅是因为康诺思腾攻克了“卡脖子”难题,是一款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手术机器人,更是因为他可以在产品定义的早期参与其中,把中国医生的临床智慧注入到手术机器人的系统开发中。

 

展望

 

虽然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已有20余年的历史,但全球手术机器人的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0年美国的腔镜手术机器人渗透率约为13.3%,而中国的渗透率仅有0.5%。美敦力公司在其Hugo RAS系统获批CE时曾统计过,全球大概只有3%的手术是由机器人辅助完成的,在西欧这样经济发达的地区也仅有约2%。

 

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尚且大有可为。

 

康诺思腾在国产手术机器人中还是非常有特点的。由于团队基因,康诺思腾可立足中国,亦可放眼世界。它选择在深圳注册公司、设立生产基地,又将同时开启全球范围内产品注册上市(NMPA/FDA/CE)来提升产品的可及性,发展思路非常清晰。

 

眼下国产手术机器人选手纷纷登台,各显神通,激烈的竞争即将开始,只有能解决核心问题的企业才能行稳致远。希望康诺思腾以超高配的团队,解决手术机器人的可用性和可及性难题,就像它的英文名称(Cornerstone)寓意——成为中国手术机器人的产业基石。

 

分享到:

来源:Med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