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激光选区熔化制备超薄铝合金板的可行性及力学性能

    SLM技术能够成形出壁厚0.2mm以上的薄板以及空腔间隙0.5mm的空心板,但厚度0.5,0.6mm的薄板出现空心现象,通过减小光斑尺寸及调整轮廓工艺参数进一步提高了SLM成形薄板的精度,避免出现空心薄板;SLM成形薄板及经T6热处理后的抗拉强度均超过200MPa,0.7mm厚试样的力学性能较好;采用试验用SLM参数能够打印出薄壁、封闭腔散热器产品。

    2021/01/2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寿命试验的可靠性测试详解

    寿命试验是可靠性试验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它是将样品放在特走的试验条件下,测量其失效(损耗)的数量随时间的分布情况。因为失效是按先后次序出现的,所以可利用次序统计量理论来分析寿命试验数据,从而可以确定产品的寿命特征、失效分布规律,计算产品的失效率和平均寿命等可靠性指标。此外,还可以从中确定产品合理的可靠性筛选工艺及条件,进一步改

    2021/01/2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新型亚胺功能化生物基环氧单体,可赋予环氧树脂优异的机械性能、阻燃性能及可降解性能

    近年来,由于化石资源的日益消耗和传统石油基热固性材料的生态问题及后处理问题,生物基高性能热固性材料的开发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因为在聚合物基体中引入功能性添加剂或化学结构通常会削弱热固性材料的其他性能,因此,合成具有优异综合性能(机械性能、耐火性能和降解性能)的生物基环氧热固性树脂仍然是传统热固性树脂领域的一大挑战。

    2021/01/2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热轧钢板表面红色氧化铁皮缺陷成因分析

    热轧板卷的表面通常呈蓝灰色,并且表面光滑,具有一定的光泽。但是由于不同钢种的化学成分与轧制工艺不同,有时候钢板表面会出现红色氧化铁皮(俗称红锈),这既影响产品的外观,又会造成轧辊的磨损加重,导致钢板因铁皮的压入而影响表面质量,在热轧过程中,板带表面基本形成以FeO为 主的氧化铁皮,FeO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塑性,可以随基体发生变形而不破碎

    2021/01/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可降解塑料的定义和分类及如何判断塑料是真生物降解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球每年产生的塑料垃圾总量超过3亿吨,而且还在以每年约8~12%的速度增长,其中有约800万吨被直接排入海洋,到2050年为止,海洋中塑料垃圾的总量将超过海洋生物的总重量。传统塑料在自然界中降解速度极慢,需数十年甚至数百年才能完全自然降解,这给海洋、生态环境乃至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2021/01/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3D打印纯钛、TC4、钴铬合金的性能对比

    义齿制作用的金属材料可以分为贵金属、半贵金属和非贵金属三大类,其中非贵金属性价比较高,而且随着牙科材料的不断研发和改进,很多非贵金属的生物安全性和可靠性都在提升,其中钴铬合金、纯钛和钛合金是目前最常见的牙科非金属种类,也是牙科最常用的3D打印金属种类。那这三种金属在性能上有何区别?

    2021/01/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在镁植入物上构建具有腐蚀保护和骨整合特性的钽/聚乙烯亚胺涂层

    聚乙烯亚胺(PEI)作为镁(Mg)的涂层,表现出令人满意的防腐能力和良好的粘附强度,我们改变了PEI涂层镁植入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技术与直流(DC)磁控溅射相结合,将生物相容的钽(Ta)引入到PEI涂层的表面。使其为前成骨细胞的粘附、增殖和分化产生了长期的表面亲水性并显示出显著增强的骨组织亲和力和骨整合能力。

    2021/01/2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3D打印金属粉末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

    随着金属3D打印技术在近年的快速发展,其在航天航空、汽车、军工、医疗植入物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金属3D打印粉末也迎来了全面的爆发。许多企业和机构就纷纷开设了专门的实验室或工厂,重金投入金属粉末的研发和生产。 那么金属粉末的性能该如何评价呢,业内对于金属粉末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化学成分、粒度分布及粒度分布、粉末形貌、粉末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粉

    2021/01/2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3D生物打印仿生半月板支架应用于组织工程领域

    本研究基于多层次仿生策略,优化了半月板源性生物墨水的制备,使其兼顾可打印性和细胞相容性。另外设计了定制的打印系统,将人工材料和生物墨水的优势很好的结合,进一步提高仿生水平。最后通过细胞活力、力学、生物降解和体内实验等,确保该支架具有足够的可行性和功能性,为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2021/01/3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国内外无人机适航标准对比总结

    目前世界范围内无人机适航标准的发展参差不齐,同时因应用领域广泛,具体的适航性要求也不容易确定。本文对比总结了世界范围内主要组织机构或适航当局的无人机适航标准及环境适应性要求,并提出了可供国内无人机适航认证和环境适应性要求确定参考的方法和建议。

    2021/02/01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